康乐香菇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5-01-21 09:40
字号:
收藏

为深入实施“产业富县”战略,打造康乐香菇全产业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促进全县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富县”发展路子,按照“县城工贸、北部牛羊、南部药材、川区菌菜、全域旅游”的产业发展布局,以扩大规模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以促农增收为目的,充分发挥独特的冷凉气候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坚持把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持续稳步推进康乐香菇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二、发展现状

康乐香菇产业起步于2019年,在景古镇温家河食用菌产业园试验种植。2020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甘肃千枫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推广种植香菇。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康乐香菇产业已基本形成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养菌种植、分拣烘干、精深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香菇全产业链。一是在菌种培育研发上,建成康乐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引进宝康菌业,着力打造香菇菌种引种扩繁体系,从源头来解决康乐香菇菌种研发问题;二是在种植基地打造上,在胭脂镇大庄村建成占地1450亩的香菇种植基地,包括日产10万棒的菌棒生产加工车间,3500吨的冷链保鲜库,烘干车间以及400座养菌棚和700座生产棚;在八松乡新庄村建成占地530亩的食用菌试验示范种植基地,试验推广香菇、羊肚菌、赤松茸、木耳、玉耳、灵芝等食用菌种植;三是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引进精深加工企业2家,西北牛生产以“香菇酱”“香菇牛肉酱”为主的系列产品60多种,远销出口至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产量达4500吨,产值达3000万元;康源达年产香菇多糖2000多吨,产值达2300万元,远销至国外市场,备受客户青睐。胭脂镇大庄村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食用菌),2024年1月千枫祥菌业所产香菇被认定为“绿色食品”,10月千枫祥菌业荣获“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是甘肃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三、目标任务

按照“示范引领、规模建设、集约发展、促农增收”的工作思路,坚持“企业+基地+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培育壮大香菇产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康乐及周边县市发展香菇产业,学习借鉴庆元、西峡香菇全产业链发展先进经验,聚力把康乐打造成西北高原夏菇之乡。到2025年底,全县种植香菇8000亩,生产香菇菌棒1000万棒,种植香菇大棚达到1500座,种植经营主体20家以上、农户80户以上,全县建成1000座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1个,标准化菌种生产企业1家,产量达1万吨以上,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年收入增加2万元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8亿元以上。

四、重点工作

(一)补齐菌种繁育短板。依托食用菌研发中心,开展康乐本土香菇菌种培育,加快推进康乐香菇菌种繁育和菌种扩繁体系建设,筛选香菇优良品种2~3个进行扩繁,推广主栽品种,重点推进技术工艺和设施装备水平的升级,逐步实现菌种生产专业化,菌棒生产工厂化,制定发布“康乐香菇”生产标准技术规范,确保优势区域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科技局、县科协、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二)壮大经营主体。在培育壮大千枫祥菌业、富康农牧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理念新、技术强、走在前的优质企业,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做强菌棒生产、烘干分拣这两个关键端口。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力争培育省级食用菌龙头企业1家,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5家以上。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企业+基地+经营主体+农户”经营模式,逐步壮大香菇种植规模。(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招商局、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用好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金,围绕做大做强康乐香菇全产业链,在菌棒购买环节优先扶持本地菌棒生产企业,兼顾支持经营主体和菇农自行采购省外优质菌棒,支持新建、盘活翻新种植大棚,支持自建冷库、租用冷链物流园保鲜库,支持龙头企业在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保底收购农户种植的香菇,政府给予适当奖补。金融机构设计提供“香菇贷”等信贷产品,对县域内贷款从事香菇产业的经营主体和农户进行差额贴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相关金融机构)

(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以香菇酱、预制菜为主导,推广运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规范香菇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打造香菇特色产业集群,支持西北牛、康源达等香菇精深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上市公司等合作开展关联产品研发,加大专利、有机、绿色产品申报力度,争创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名企业和优质产品的影响力提升康乐香菇的知名度,引进或培育香菇精深加工企业1家,实行“专业基地+订单农业”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工信局、县科技局、县招商局、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五)大力拓展销售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作用,利用富康冷链物流园现有基础设施,谋划建设集交易、加工、仓储为一体的香菇产地交易市场。用好“云上康乐”数字农业平台,积极推广“农商对接”“农业互联网+”“会展经济”等运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建帮扶等渠道资源,拓展销售平台、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香菇产品“产销两旺”。加强与韩国客商的协同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香菇出口量,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让更多的康乐香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商务局、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六)加强科技服务保障。依托食用菌研发中心,打造食用菌产业成果转化基地,优化组建香菇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团队,扎实开展香菇实用技术培训,强化县乡村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走进大棚内面对面讲知识、手把手教技术,提升种植户管理能力,促使香菇产量及品质最优化,农户收益最大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支持香菇经营主体开展香菇良种化培育、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保鲜化贮销等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定期组织人员赴河北平泉、河南西峡、湖北宜昌等香菇主产区考察学习。(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科技局、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县科协)

(七)打响叫亮香菇品牌。积极挖掘植入香菇文化,将胭脂镇打造成农业产业强镇(食用菌),将食用菌研发中心展销大厅打造成香菇客厅,将康乐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打造成融香菇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冷链流通、产业技术研发于一身的“香菇产业产学研文化园”。从202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康乐香菇文化节,全方位策划包装康乐香菇品牌,全维度进军国内国际香菇市场。争创“甘味品牌”,力争用3~5年时间将康乐香菇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积极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产地商标,创建区域化公共品牌,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打响叫亮“康乐香菇”品牌。(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八)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对接联系,强化气象预报信息推送,及时帮助开展农户灾前防御和灾后自救。将香菇设施大棚和香菇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组织协调县内保险机构针对香菇的季节性和生长规律设计“香菇保”,在每年3月菌棒上架前完成香菇投保工作。探索建立互助共济的合作保险组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激励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对香菇进行保底收购,政府按照收购总量给予适当奖补。(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各保险机构;责任单位:各乡镇、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抓全盘、分管领导抓调度、行业部门抓指导、乡村两级抓落实的责任落实机制。县上将香菇产业发展纳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和办公室会议议程进行专题通报调度,各相关行业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指导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亲自抓,要立足辖区实际,主动宣传政策、主动对接联系、主动协调服务,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强化跟踪服务保障,抓紧抓细工作落实,切实推进香菇产业扩面提质增效。

(二)组建专业团队。依托省农业科学院组建康乐县香菇产业技术指导团队,开展香菇新品种引进与推广、提质增效、大棚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生产指导,一方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通过全县农技人员包抓大棚责任体系,真正把“学与教”贯穿于生产全流程;另一方面鼓励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参与香菇产业,力争培养一批“香菇种植能手”,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香菇产业发展中来。同时组建专业市场营销团队,负责指导经营主体和农户参与各级销售市场对接,确保好的产品有好的销售渠道。

(三)强化宣传引导。县融媒体中心要开辟专题栏目,对香菇产业奖补办法进行大力宣传,跟踪报道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向广大经营主体和种植户宣传奖补政策,正面引导经营主体和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各乡镇要利用村民知情大会、村民微信群等,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奖补对象、范围和奖补政策标准。

(四)保障资金投入。根据香菇产业发展需要,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为香菇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每年安排香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行业部门专项资金,按资金使用规定积极支持香菇产业发展,重点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关键技术支撑、贮藏运销组织等方面进行奖补。

(五)加强资金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要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加强奖补资金管理,确保奖补资金真正投入到香菇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奖补资金效益。对食用菌产业奖补项目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按照相关程序取消奖补资格,追回奖补资金,两年内不得申报食用菌产业类奖补项目,并报县纪委监委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附件:康乐香菇产业发展十条扶持措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