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字东风 启教育新程——康乐县2024年教育数字化工作回顾

来源: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5-02-10 10:08
字号:
收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过去的2024 年,康乐县教育数字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为教育管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赋能,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校园环境到课堂教学,从教学管理到学生成长,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为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夯实基础,筑牢教育数字化根基

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726万元,夯实教育数字化基础。利用 “学前教育专项” 资金 606万元,为 119 所小学和幼儿园配备 268 套班班通教室设备多媒体一体机,让优质教学资源能够更直观、便捷地走进课堂。同时,投入 “薄改项目” 资金 120 万元,为蓝川初中和胭脂湖小学建设 4 间精品录播教室,并接入康乐县智慧教育云平台 “三个课堂”,实现三个课堂、远程教研、远程巡课等功能。不断加大的软硬件投入,为学校发展与教育创新搭建了更广阔、更前沿的技术平台,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资源共享,激活教育教学新活力

积极推动全域全员全过程应用智慧教育平台,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堂教学资源开展双师型教学课,并在甘肃智慧教育平台精心备课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注册认证达 5015 条,注册率 100%,活跃度同比翻倍;甘肃省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注册认证 4968 条,注册率 100%,活跃度同比提升 96%。全县教师通过数字化平台轻松获取课件、教案、试题等丰富教学素材,极大地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校际资源共享,打破了校际资源壁垒。

在充分利用国家、省、州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开通康乐县 “三个课堂” 平台,累计直播课堂开课 998 节,互动课堂开课 678 节,开展教研活动 37 场,1854 位教师踊跃参与。成功构建 “跨校授课”“一校带多校”“中心校带教学点” 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有效解决了小规模学校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开设质量不高的问题,让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能与优质学校共享同等教学资源,有力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三、全力推进,构建高速安全教育专网

将教育专网建设视作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面对县内学校分布广泛、网络基础参差不齐的难题,积极联合通信运营商展开全面调研,制定 “一校一策” 建设方案,精准规划网络覆盖。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教育专网工程已接近尾声,计划 3 月底验收,带宽从最初的百兆大幅提升至千兆,为线上教学、资源共享、远程教研等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同时,搭建严密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全力保障教育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筑牢教育专网安全防线。

四、以赛促学,点亮创客教育新征程

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省、州科创实践活动,推动康乐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始终将立德树人和 “五育” 并举贯穿活动始终,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2024 年,康乐县中小学科创实践活动创客教育比赛在蓝川初级中学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分小学组和初中组,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 33 支参赛队伍历经现场制作、创客答辩等环节,最终角逐出特等奖 6 名、一等奖 12 名 、二等奖 6 名、优秀奖 9 名、优秀工作者 2 名、优秀组织单位 4 个。在临夏州第五届中小学生创客教育(机器人)大赛中,我县斩获特等奖 6 个、一等奖 14 个、二等奖 4 个;在第 38 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1 个。通过这些比赛平台,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助力他们成长为未来社会的领军人才。


五、素养提升,培育师生数字化能力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实信息技术课程,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借助社团课程,开设多媒体制作、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课程,拓宽学生视野。设计信息技术相关项目,如制作小视频、开发小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知识,鼓励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并根据学生兴趣与能力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激发自主探索与创新精神。同时,组织编程社团、机器人社团等信息技术相关科技社团,邀请专业人士指导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持续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

定期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涵盖教学设备使用、教学软件应用、在线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竞赛,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交流与能力提升。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与竞赛,让教师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前沿知识及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掌握新教学方法与策略,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有机整合,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路径

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面信息化,营造数字化校园环境,探索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教育融合,倡导教师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化教育生态。积极引进深圳点猫开展编程教育,促进教育数字化从纯硬件向教育场景延伸的迭代升级,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推动康乐教育赶超进位、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康乐县将持续以数字化为强劲引擎,深耕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优化现有成果,积极探索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让科技的力量惠及每一位师生,持续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向着教育数字化强县的目标大步迈进,让教育数字化的光芒照亮莘莘学子的前行之路,书写我县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