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康乐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及时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年度述法大会、各协调小组会议、办公室主任(扩大)会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等,制定印发了《中共康乐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康乐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细则》《康乐县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法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是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牢推进本辖区本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研究部署、协调督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在2024年康乐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作为必述内容,将述法工作与全县年度考核述职工作一并开展。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各单位党政负责人认真撰写2024年度个人述法报告,实现全县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全覆盖。
(二)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实行动态调整,全县29个部门(单位)制定了权责清单,完成了权责清单梳理规范工作,认领保留各类行政权力(不含子项)共3969项,并在县政府网站及时梳理公布,为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等改革。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县政务大厅共进驻依申请类和公共服务事项1407项,完成全县15个乡镇、15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加载工作,全县各类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比达到92.13%,“全程网办”率达到99.88%。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打通部门壁垒和数据堵点,推动更多事项集成,设立“一窗通办”窗口,116项高频事项和企业开办实现“一窗通办”。
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印发《康乐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康乐县优化营商环境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制定“首违免罚”和“轻微不罚”事项清单,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要求各部门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确保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等制度,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一年来,受理各类民商事一审案件1148件,全部实现了网上交费,电子送达案件1051件,电子送达率91.61%。受理执行案件523件,执结383件,结案平均用时45.48天,执行案件执结率64.03%。
四是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152个村、4个社区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大力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质化运转,104所中小学及60个教学点全覆盖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课”“放假第一课”等法治进校园活动,开展宣讲210余场次,参加师生家长达7.8万余人次。认真落实《康乐县公共法律服务首问责任制度》《康乐县公共法律服务限时办结制度》,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1件,其中刑事案件53件、民事案件28件,解答咨询296人次。
(三)强化决策程序制度落实,推动行政决策质量提升
严格执行《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畅通法律专家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渠道,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从源头上提高依法决策水平。严格执行《临夏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清理并及时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印发了《康乐县县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一年来,完成县政府交办的重大行政决策法律论证审查事项4件、一般性文件审查工作5件。
(四)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与县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的意见》,与县纪委监委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康乐县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衔接工作的办法》,形成了行政执法监督强大合力。组织全县120人顺利完成执法培训并开展了康乐县行政执法资格线上考试工作。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2期,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发现不合格案卷11卷,要求整改问题62条,下发督办函38份,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二是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实施《康乐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衣、食、住、行、医”五大领域,扎实开展“铁拳”行动,集中整治市场流通领域乱点乱象,共办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56件,全力保民安、卫民生、减民负、促民福。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相关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公安、教育、住建、工信等2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康乐县城区流动摊贩和占道经营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清理整治流动摊贩1256户、超门店经营1609户、占道经营1269户、占道电动车或自行车3714辆,引导摊贩进入富康农贸市场划定摊位91户。整治活动中,强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严格执行行政执法重大决定备案制度,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做到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
三是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深入改善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平台功效,推动实现行政执法数字监管。制定涉及30个部门39个领域123个计划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计划,截至目前,全县添加监管单位、注册用户数均达16075个,认领监管事项清单1260类1260项、导入监管对象信息16075个、导入监管人员768名;录入行政检查信息1307条、行政处罚信息37条,发布监管动态信息192条、监管曝光台信息16条。
(五)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制定了《康乐县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康乐县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康乐县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康乐县应急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行政执法制度,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
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应急物资的充足和有效。2024年,组织开展县级应急演练2次(坝体开裂1次,森林防火1次),参演人数达到800余人次。全县15个乡镇开展了以防汛和地质灾害应对为主的应急演练,参与人数1400余人;县教育系统232所中小学幼儿园均开展了防震演练,参与师生6.7万人;县应急物资储备库现储备应急物资50类4.88万件,水务局物资库储存防汛抢险物资40类8.61万件,15个乡镇储备应急物资20类23827件,进一步提升了各乡镇、各部门应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健全行政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坚持“三调”联动,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摸排受理各类信访矛盾纠纷,联合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调处化解、整治工作。2024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29件,成功已化解710件,化解率97.4%。
二是持续改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完善了《行政复议接待登记制度》《行政复议受理制度》等10项工作制度,规范了办案流程,大力宣传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制作发放宣传手册1.3万余份,开展专题培训3次。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渠道已全面开通,实现了“掌上复议”“码上复议”“一键复议”。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做到出庭又出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一年来,立案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2件,办理行政应诉案件13件。
(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保障,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是强化法治建设工作督察。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规定》《康乐县法治建设平时考评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康乐县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印发了《2024年康乐县法治督察工作计划》,组成4个督察组对全县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开展了法治督察,整治法治领域相关问题9条。认真开展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及“八五”普法规划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照省委第三督察组反馈的7个方面27条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认领6个方面25条问题,及时制定下发了整改方案,逐项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各相关单位认真进行了集中整改。
二是着力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印发了《康乐县县级层面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2024年度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和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课程。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75次。县委党校相继在2024年度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6个班次上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共组织培训15期,参训党员干部2500余人。进一步抓实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工作,2024年,共组织87个单位、1922人参加了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试,通过率97%,全县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尽责的能力全面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过去一年里,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统筹协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合力不足。法治政府建设凝聚力仍有所欠缺,工作推进不平衡。乡镇、部门之间存在法治政府建设的进展程度不同步,乡镇工作短板较多,目标及任务落实效果差距大等问题。
二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需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仍不够到位,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力度不足,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后乡镇“接不住”“接不好”的问题仍然存在,乡镇行政执法案卷不够规范等问题。
三是法律顾问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乡镇单位存在聘而不用的情形,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工作还有差距,部分单位和部门对法律顾问的使用率不够高,领导班子在决策上采纳法律顾问的意见不多等问题。
四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全面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县委工作要求,围绕推进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现场“述法”工作,加大督察和调研工作力度,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统筹协调督促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加快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通过会前学法、实务培训、调研指导等方式强化交流学习,提高工作人员法治观念,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主动接受党内纪律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落实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是进一步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省州县《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切实秉持执法为民理念,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力规范行政执法案卷。重点提升乡镇行政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和案卷评查工作,切实推进规范文明公正执法。
四是进一步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完善普法依法治理评价制度,纵深推进“八五”普法,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进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力推进法治康乐建设进程中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